目前我國公務員的信息素質現狀并不容人樂觀。學者錢家棟曾對杭州市數百名黨政干部信息素質基本狀況進行了調查和評估,調研結果喜憂參半。一是信息意識不強:在被調查對象中只有36.7%的人認為信息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基本資源之廠,有15.9%的人認為連接互聯網“沒有必要”或“無所謂”;二是信息知識欠缺:在被調查對象中只有40.5%的人能正確識別“.gov”在internet基本組織類型代碼中指的是政府組織,僅有31.6%的人知道英文才是計算機的基本語言,24.7%的人知道“固”是指電子郵件地址;三是信息能力不強:在被調查對象中有36.7%的人不會用0utlook Express, 32.3%的人不會用Internet Explore, 22.8%的人不會用Excel,17.1%的人不會用Word,13.3%的人不知道怎么訪問網站,9.5%的人不會使用Windows;四是信息安全不強:在被調查對象中有24.7%的人“從來不用”防病毒軟件對電腦進行殺毒,57.0%的人從不更改自己在網上使用的密碼,有36.1%的人“從不備份”自己在電腦中的資料。
上述數據表明,我國公務員的信息素質水平較低,說明在推進電子政務的過程中,提高國家公務員的整體素質、特別是計算機應用方面水平,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2 電子政務環境下公務員信息素質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政府正處于肉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過程中,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十七大報告中的第三部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這樣的一段話: “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全面認識T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從報告中我們看到,信息化已經被提到了很高的層次。
電子政務的鶯要使命在于對政府的改造,使之適應信息社會對政府管理的變革需求。目前電子政務在提升行政效率、優化政府管理和提升公共服務等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電子政務,作為政府變革的重要催化劑和推動力,正在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甚壘在一些局部領域和重點環節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比如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的金關工程和金稅工程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要使傳統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公務員適應電子政務的要求,必須對公務員進行信息素質方面的教育與培養。電子政務建設實質上是信息技術與政務工作的結合過程,這就要求公務員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具備一定的信息素質。公務員的信息素質,也就是應用電子政務的意識、技能和態度等的培養,關系著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影響到電子政務的命運、更關乎電子政務的成敗。運用一個淺顯的比喻,各種電子政務系統好比是“火車”。而應用電子政務的公務員好比是“火車司機”,理想的模式是一個火車司機駕馭一輛火車及時、準確、快捷地提供各種配送服務,而火車司機的能力好壞在很大程度決定了這個運輸系統的績效。光有火車,火車司機不好,是無法完成好工作的,而且要保障運輸安全和高效,主要是取決于火車司機的意識和水平。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等政策文件都指出了一支具有高度信息素質的人才隊伍對我國電子政務和國家信息化進程的重要作用,胡錦濤、溫家寶等領導同志更多次強調要加強公務員隊伍的信息素質。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管理辦公室成立了“公務員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務應用能力培訓專家委員會”,并制定了《國家公務員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務應用能力培訓大綱(試行)》,因此,公務員信息素質提高對于我國電子政務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性作用,要求我們必須要踏踏實實做好公務員信息素質教育培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