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電子政務的推薦產品與政府采購: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電子政務安全性要求比較高,性能特征明顯,因此必須要有權威機構對此類保密性的產品進行考核和評估,為廣大的使用者和采購代理機構指明工作方向。在推薦目錄執行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必須明確,便于網絡安全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是要落實具體主觀部門。電子政務是政府機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內網建設是政府電子政務的關鍵,各級政府信息中心不光要負責具體業務工作,也要承擔起內網安全性的管理工作,要牽頭組建一個電子政務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文件,主要包含內網建設總體原則、實施辦法、具體要求、安全性控制、相關設備采購與管理辦法等,特別是對各接入網安全保密系統建設更要投入一定精力,要與財政部門與集中采購機構協調工作機制,規定凡涉及到電子政務方面的產品采購,申報計劃時應有電子政務領導小組先期審核,主要是落實推薦目錄要求,防止出現采購的產品有嚴重缺陷、過時與老化、缺乏兼容性等,從而保證主網安全有效運行。
二是尋找選用的目錄產品與政府采購執行程序化的最佳結合點。保密產品目錄是省級以上政府授權權威機構就網絡設備的可靠性、功能性、安全保密性等方面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定的,其中安全性十分重要,這就要求采購相關設備時原則上要照目錄執行,然而政府采購的程序要求不得指定供應商,不得排斥供應商的自由參與權。既然招標信息要公開發布,必然會有不在目錄內的企業與供應商獲知信息而愿意參與招標競爭,遇到上述這些情況,可以采取幾種方法進行處理:1、采用邀請招標或競爭性談判形式時,可以定向邀請目錄內的供應商參與投標,采購信息在一定范圍內公布,這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但此刻認證的權威性就能發揮強大的政策優勢了。2、公開發布招標信息,目錄內外供應商均有機會參與投標,在評分辦法設計時充分考慮內網安全保密權重,同時嚴格按照推薦產品的技術性能、標準參數、可靠性等來設置總的評分辦法。一旦目錄外的企業與供應商所提供的設備在安全及性能上有優勢,且價格合理,滿足保密性需求,還是有中標可能性的,當然這類企業要及時調整進目錄范圍內。
三是要明確目錄產品證書有效期,及時考評與補充,做好相關銜接工作。目錄內的廠商品牌有一個有效證書時間,過期就要作廢,也就是說政府采購一旦要選用目錄內的品牌必須在產品證書有效期內。目錄內產品要實行動態管理,產品知名度、可靠性、技術指標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檢測與鑒定機構要帶著公心辦理評估事務,因為雖然是涉及保密類產品,但企業入選與否直接影響著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銷路,是與經濟效益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四是目錄的保密性問題。既然是保密產品推薦目錄,似乎目錄的公布范圍不適宜過廣與過寬,一般情況都是與電子政務領導小組與保密局共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