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5月份了,鄭州市一些政府部門網站信息怎么還是去年的,甚至有些信息還是2006年的?”在廣州工作的鄭州人郭先生平時喜歡通過鄭州市政府網站了解家鄉發生的新聞。但他最近上了幾次網,發現鄭州市的多個政府部門網站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幾乎形同虛設。5月6日《河南日報》
5月5日,記者通過鄭州市政府網站的搜索引擎,逐一點擊進入網站鏈接的29個職能部門網站,發現多個網站內容處于“休眠”狀態,信息陳舊,僅有9個部門網站內容能保持每周進行更新。而鄭州市經委、鄭州市科技局、鄭州市公安局和鄭州市衛生局4個部門的網站根本無法打開。此外,鄭州市房管局網站變成售房廣告的集中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在構建和諧社會、打造陽光政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過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近幾年來雖然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網站或政府信箱等,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卻大都成了一種應景式擺設。要么“該頁無法顯示”,要么就內是容陳舊,未作更新。一些網民把郵件發給政府信箱,大多也是‘泥牛入海’,因為很多政府信箱不是在打盹兒,而是在長睡。”一些網友專門就此現象編了打油詩:“內容陳舊,文件過時??催^后悔,信則誤事。現代工具,純當擺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些網站總處于“睡眠”狀態?有關專家認為,根本原因還在于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領導在執政思維上還未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缺乏真心為民眾服務的意識,更沒有公平公開、面向公眾,勇于接受監督的勇氣和魄力,由此造成了在網站建設上人員、資金、精力投入的嚴重不足。
執政為民,貴在與時俱進,始終跟上時代節拍。政府網站是一個代表政府形象的權威窗口,“沉睡”的政府網站不但不能給政府帶來預期的效益,反而損壞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譽。因此,我們有必要把網站的建設列入官員考核體系,以此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改善公共服務。同時,網站建設要真正與網友互動起來,通過網站傾聽民聲,集中民智,提高政府的服務、管理和執法水平,多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這樣才能使政府網站長盛不衰,樹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信息技術時代,政府網站的出現,提供了一種新的信息行政模式,為政府官員與人民群眾溝通駕起了一個快捷的平臺,縮短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距離,是新形勢下行政管理與時俱進的體現,從這一角度來說,無疑值得鼓勵和提倡。但說到底,政府網站也只是一種服務民生工具,能不能收到實效,需要有人正確地運用它,看開設者是否真心服務民眾,這才是最關鍵的。
(編輯:西安千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