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特色”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獨特風格和色彩,“特色”的魅力在互聯網技術應用的領域尤為凸顯。就一般建設網站的規律而言,網站特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獨特的服務內容和呈現形式,凡具有特色的網站,其點擊率比較高,而無特色的網站多受冷落,點擊率很低,“特色”是體現各網站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那么,“特色”的競爭規律是否適用于政府網站呢?本人認為,“特色”不僅適用于政府網站建設,而且是政府網站的生命線。因為政府網站的“特色”理念具備其特有的內涵和意義。一是屬性特色。政府網站是政府在互聯網上設立的站點,政府是網站的建設主體,我國對政府網站的定位是政務公開、公眾參與和在線辦事三大服務功能,實現三大功能服務是政府網站獨有的屬性特色。其“特色”的基本特征體現在服務功能的完善。建設初期的政府網站,功能定位不清晰,屬性特色不鮮明,處于起步階段的多數政府網站以信息發布為主,有的網站注重信息的增量效果,大版面加載時勢新聞類或消息類的信息,其服務內容與許多非政府網站雷同,缺失屬性特色的政府網站自然會受到公眾的冷落。因此,屬性特色是建設政府網站必備的基礎要素。二是創新特色。屬性特色僅是政府網站基本表征,政府網站的價值是能夠為公眾提供有效的政務服務。而政府網站所提供的政務服務,其“特色”不是照搬傳統的以政府職能為中心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而是打破政府部門職能分工的界限,對傳統的政務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改造,呈現給公眾的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一站式”的,便民快捷的政務服務內容和方式,“特色”的主要內涵是對政務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政府網站是政府改革內容的重要載體,公眾通過政府網站,可切實體驗到政府創建現代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和實踐,可以分享政府改革的實際成效,如果,政府網站所呈現的服務是政府傳統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不能給公眾獲取政務服務帶來方便,也就失去了“特色”,公眾就會不認可,不滿意,這樣的政府網站就必然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務創新”特色是政府網站的生命線。三是資源特色。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是當今社會的重要使命,政府擁有80%的信息資源,擁有政府信息資源是政府網站獨占鰲頭的優勢,開發利用政府信息資源是政府網站建設和發展的歷史使命,“資源特色”是政府網站的重要特征。根據政府網站的服務對象和互動關系,面向公民、面向企事業、面向政府,能分門別類的生產豐富多彩的,滿足公眾各種需求的政務信息和服務產品,是政府網站資源特色所在,應當說“資源特色”建設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如果政府網站效仿其它傳播媒體的運做方式,僅限于加載新聞類和消息類的信息,不能向公眾提供具有特色的政府信息和服務產品,就違背了政府網站的使命,就失去了“資源特色”,也就不能得到公眾的認可。所以,建立“特色”理念對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政府網站“特色”建設的理念還未完全建立,網站“特色”建設的差距比較明顯,例如:有的政府網站缺失屬性特色,網站的內容不是以政務服務為主體,而是拼湊了一些與政務服務無關的內容填充網站,公眾反映說,這類網站就象一篇跑了題的文章,讓人感到“文不對題”;有的網站缺少創新特色,只注重了技術功能的呈現形式,卻簡單地把傳統的政務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搬上網,公眾使用現代的手段卻得不到對方響應的務實的服務,這種現象被公眾比喻為,上政府網站搭乘的是“單程車”;有的政府網站不能展示資源特色,對政務服務內容不是根據公眾需求進行細分,而是采取“混裝”的“粗”加工,網站上承載的是內容混雜的服務形式,這種服務被公眾喻為商店的處理雜品專柜,讓“客戶”在雜品堆里挑東西。所述政府網站的失“色”現象,在公眾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當引起建設者的高度重視。
從政府網站的發展趨勢來看,政府網站的特色服務是公眾關注的亮點,用“特色”理念建設政府網站,是對網站建設者的嚴峻挑戰,需要加強對“特色”理解和研究。筆者建言:一是向國外學習。據有關專業機構研究,我國政府的許多職能和服務內容與發達國家政府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學習和交流國外政府的建設經驗,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例如:美國的政府網站由于具有非常明顯的特色,而被許多電子政務的研究者所青睞,有資料介紹:美國聯邦政府門戶網站是一個完整的、開放的政府網站體系,目前美國政府網站多達2萬多個;又是一個純粹的門戶,網站的首頁,看不到任何一條新聞,也根本沒有任何有關新聞的欄目;還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網站里面的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網頁數就多達3,500萬頁。網站的內容結構體現了“簡單、實用、重點突出”的特色,在設計上體現了“實用”和“簡潔就是美”的特色。在服務上更是特色明顯,從服務內容所呈現的服務窗口,以及進入的便利程度和查詢、搜索的便捷性,都充分體現了美國政府網站“用戶至上”的服務公民意識。正如美國總統在關于電子政府的講話中所宣揚的——這是美國的21世紀的政府,是很容易接觸的政府。學習國外建設政府網站的經驗和做法,對我們建立“特色”服務的理念是非常受益的。二是向國內優秀的政府網站學習。通過對全國政府網站的績效評估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凡績效優秀的政府網站,基本的共同點是對政務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打開它們的網站,呈現給公眾的不是政府傳統的職能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而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能夠為公眾提供創新型的政務服務。我們向績效優秀的網站學什么?是模仿頁面的設計?還是效仿技術呈現的形式?或者是照搬相應的內容版面?如果按照這種思路學習,只能是“東施效顰”。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習他們創新的觀念、創新的內容和創新的方法,歸之一句話,就是學習他們所具有的“特色”理念。三是向公眾請教。“特色”是為公眾服務的,從公眾那里可以得到“特色”建設的需求,得到開發“特色”的創新思路和智慧。因此,網站建設者應當從“室內”走出來,深入到企業、社區和群眾之中,以求實務實的態度做些調研,聽聽公眾的聲音和意愿,虛心向公眾請教,使“特色”建設更加貼近實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四是向政府部門請教。多年來,政府部門政務服務的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和改革成果,如果把這些經驗和成果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和挖掘出來,就能生產出更多的特色產品。因此,向政府部門請教,從那里尋找“特色”資源,這對網站建設者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把政府網站建設與政府改革搞成 “兩張皮”,那么,網站“特色”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本,不會搞出實際的績效。五是明確“特色”建設目標。建設者必須清楚“特色”建設的目標是為了服務公眾與社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會采用一些技術路徑和技術手段,但技術“手段”不能取代 建設“特色”的內容,在“特色”建設的過程中,要防止把“手段”誤當“目標”的問題,因為這是當前政府網站建設中常犯的一種錯誤。因此,“特色”建設要基于政務服務創新,只有為公眾提供實在便捷的政務服務,“特色”才能被公眾認可,政府網站才會產生競爭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