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系統預算公開制度建設
省政府網站信息顯示,《四川省省級2010年收支預算表》里包含兩張表格,分別為《四川省省級2010年一般預算收支預算表》和《四川省省級2010年財政基金預算收支預算表》。與今年1月省財政廳向省人代會提交的預算草案報告比對可發現,省級財政的收支預算基本沒有變動。
財政部曾于今年3月1日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不僅針對國務院和各部委,同樣下發到了各省份。該文件明確了預算公開的主體,即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總預(決)算的公開,職能部門的預(決)算則由各部門負責。公開的基本信息和細致程度也作出了規定,比如政府總預(決)算原則上應包括一般預算收支預算表、一般預算收支決算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預算表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表等4張表格。此次四川公布的預算信息參照的正是《指導意見》中提供的格式。
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后,中央層面已經開始以身作則,廣州、北京等地同樣在加緊改革的步伐。四川省內雖然有白廟鄉以“全裸”姿態一舉成名,但畢竟是個案性質的基層嘗試,此次四川醞釀的則是更為系統的預算公開制度建設,試圖增強公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公開政府預算將成每年常規動作
對于此次公開的兩張報表,省財政廳副廳長王一宏表示,以往只是公布財政廳長向省人代會提交的預算報告,但因篇幅所限,只能介紹預算草案的大致結構,并對公眾普遍關心的重大項目和問題作解釋說明,此次公布的兩張表格可以完整顯示報告中無法涵蓋的收入和支出科目。
他向記者證實,以后公開政府預算將成為每年的常規動作,而且計劃在省人大常委會審定上一年度省級決算草案后,也向社會公眾廣而告之。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省人大常委會審查和批準上一年度省級決算草案的時間為每年7月底后,也就是說,下月召開的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十七次會議結束后不久,公眾就能夠看到2009年省級財政決算報表了。
王一宏透露,四川的預算公開之路剛剛起步,今年重在制度建設,即先行制定規范,包括公開的內容、格式、范圍等。根據記者獲得的消息,預算安排的教育、“三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分配結果,都在省政府擬定的“主動公開”之列,這與財政部今年3月1日制定的《指導意見》中的“重大民生支出公開”部分完全吻合。此外,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和行政經費支出預算和執行情況也將重點公開。
下一步將向部門預算“動刀”
據悉,省政府正在研究的預算公開其實包含兩大塊內容,除了省級總預(決)算,各省級部門的預算信息也將有計劃地逐步公開。按照四川的傳統,每年年初召開省人民代表大會時,代表們手中與預算相關的資料不僅包括四川省財政預算草案和預算報告,還有厚厚一本省級部門預算材料。近年來,交由人代會審議的部門預算數量呈增長趨勢,今年代表們看到了87個省級部門的“賬本”,部分部門列出了汽車修理費、外事性事務支出等。不過,這些材料僅限于“內部掌握”,最終并不會對外公布。
有熟悉相關工作的官員向記者透露,預算公開面臨的最大阻力其實還是“理念”問題,也就是各級官員的認識和理解,所謂技術層面的理由只是“托辭”。而要真刀真槍地獲得實效,也就是如何加大推動力度,實際上在于高層的決心,“說穿了也就是領導一句話而已”。
王一宏向記者介紹,部門預算公開已經進入省政府決策層 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路線圖。不過,部門公開“賬本”的時間點同樣在每年人代會審查和批準之后,而明年省“兩會”后看到第一批部門賬本“應該沒問題”。至于“賬本”將細致到何種程度、“三公”消費(即公務召開、公款出國和公車購置)是否能展示在世人面前,目前尚不可知。
預算并不難
中央和地方公開預算的大幕漸次拉開,但民眾對于預算“難懂”的不滿情緒也越來越強烈。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鄭樹全表示,雖然預算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但讓它通俗易懂是政府和人大的職責所在,因為這能夠激發人們的參與意識,從而進一步推進預算的透明公開,并達到監督政府行為的效果。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讓公眾“知情”。“讀懂預算的前提就是知情,知情就需要公開透明的預(決)算信息資料,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說明,需要有真正讓公眾讀得懂的明確指向的分類科目,需要界定嚴謹的規范的通俗化的項目名稱,需要打破‘專業性’和‘神秘感’。”
盡管目前的預算尚不夠細致,但鄭樹全認為,只要掌握一定的解讀規律,普通公眾要了解一個部門的預算或者一方面的專項預算其實并不難。“可以循著總賬去看,先在總預(決)算表中找出所關注的預算類別,再按類別在部門和單位的預決算中去找細項,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地剝皮,其真實的預算資金去向就不難找到。”有疑問的,可以借助查詢、質詢等輔助手段,向有關部門作進一步了解。此外,近幾年新聞媒體的解讀和導讀在幫助大眾了解預算.
信息來自:新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