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的本質是服務于民眾,服務于社會的最終體系,其本質是服務。但是,目前我國政府網站普遍存在六大問題,上海市結合實際,針對這六大問題做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是準確性不夠,信息比較陳舊,網站維護跟不上,延續性不夠。今年滬辦發的14號文件和寶山的50號文件都對此做了非常詳細、具體的說明。
二是互動性不強,通過政府網站與民眾、企業進行溝通和交流可以化解矛盾,增強政企溝通。上海市委市政府信箱、市長信箱、委辦局信箱10月份建成,在申請對象同意的前提下,將過程和結果信息在網上同步公開;將辦結率、在辦率、辦的較好或差的動態信息都公開,使公信度和誠信度逐步走上軌道。
三是辦事性不深,網上辦事在現行條件下,如網上支付、身份認證等還有一定的限制。政府網站的目標是做到“二高一少”,即是透明度高,將政府網站作為信息公開的第一渠道;辦事效率高,構建上海市網上審批平臺,統一受理、查詢、反饋、交互、監管,一統多存,把電子監察、數據交換和協同辦事形成一個大的體系;行政收費少。
四是透明度不高,互動性欄目里面的過程信息和結果信息沒有通過網絡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加強在線訪談,實行圖文制全程直播,訪談現場解決不了的問題,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
五是協同性不足,在互聯網或在政府網站的最大優勢,就是信息的積累和沉淀,可以完整的、縱深的、橫向的在網上體現,關聯性強的可以利用超級鏈接,也可以形成專題。“中國上海”的大學生創業就業平臺涉及到教委、勞動保障、公安等16個委辦局;上海市機動車駕駛人服務平臺涉及到11個政府部門、2大公司。
六是體制不順,政府網站存在著多頭管理的現象。2007年17號文件,把上海市機制、體制歸納,綜合部門牽頭,業務部門支撐,技術部門做保障。隨著三定方案的實施,將政府網站已經調整到綜合部門,與政府本身的聯系、核心工作和重點工作綁定在一起。
二、領導的關心政府網站的建設與發展
從國家層面看,2006年出了一個關于政府網站的文件,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很多筆錄,總書記也在批示中提出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式,政府管理方式和職能要創新,上海市政府也很重視政府網站的建設與發展。俞書記關于政府網站做了3次批示,讓丁秘書長來調研,韓市長不少于5至6次批示,楊副市長兩次聽取政府網站的專題報告。領導已經形成重視政府網站發展的意識,在傳統政府向現代政府轉變的過程中,會有很好的生存方式。電子政務的成效的最終在社會和民眾處得到體現,只能通過政府網站。
今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將從幾方面促進政府網站的發展。標準化建設,2006年提出政府網站標準化建設,能反映政府效能只有政府網站或電子政務,成為全球不同于國體和政體績效評估的共同體,才會產生各種評估機構,電子政務本身再高的績效只能通過政府網站,通過評比推進政府網站建設;以評促優,通過測評來促進政府網站更加優化;聘請網站社會監督員,改進上海市政府網站存在的不足之處;將區級網站進行分類,關閉未達標的網站,不倡導區以下的委辦局、鄉鎮街道再設政府網站,可以通過區政府的網站來構建專欄,從社會效益上考慮子網站是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