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會想到向市長信箱投訴,但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最終沒效果。可銅川市政府網的市長信箱,只要是市民的投訴就有處理,網友為此專門發帖向工作人員道辛苦。
處理結果原文發布不能修改
近日,有銅川網友發帖“市政府網站的受理投訴建議的工作人員辛苦了”,名為“夢回三秦”的網友在帖中稱,“我長期關注這個欄目(兩三年了),基本上都會看!很多的回答和解決還是比較誠懇的,政策、法律等方面說得比較周全,受理得也很及時!你們辛苦了……”
記者聯系到發帖人得知,“夢回三秦”是銅川人,去福建七八年了,現在福州政府單位上班。他很關注老家銅川的發展,經常登錄銅川市人民政府網站,發現投訴咨詢版塊更新快,問題受理都很及時,所以才發帖表示一下支持。
記者登錄銅川市政府網站政民互動平臺里的市長信箱看到,每條投訴無論大小事,下面都有詳細回復,包括調查情況和處理結果。有網友留言稱,不僅大事處理得好,小事也是有求必應。
銅川市電子政務管理中心主任趙更虎說,市長信箱于2007年開設,目的就是為服務群眾開拓新渠道,“以前回復內容很簡單,有些話甚至讓群眾很生氣”。
記者也找到前幾年的投訴,發現許多回復不僅不誠懇,還有些敷衍了事。比如,2007年12月18日有市民反映有關醫院工資問題。回復內容:“你所反映問題請直接向耀州區老人局工資科咨詢。”趙更虎說,這種情況與各部門不夠重視有關。從2010年開始,市長信箱進行“改革”,不僅有受理情況,還須有處理結果。
2011年,銅川市市長王莉霞要求,各區縣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對群眾來信要做到必看、必復。
“每件投訴必須有處理結果。投訴內容和處理結果,必須原文發布到網上,不能進行任何的修改。”趙更虎說,這一改效果明顯,2011年之前,日點擊量也就1000次,去年竟然達到了日均5000次。
相關部門拖著不處理會被督辦
電子政務管理中心負責監控市長信箱的王瑛今年26歲,工作一年多了。“每天少則三四封,多則十幾封信,大事情要主管單位辦,小事情我就打電話詢問。”
趙更虎說,接到投訴信后,中心信息員報主要領導簽批,再轉給主管部門處理。承辦部門在受理辦結后,由中心將辦結情況通過網絡和電話的形式,分別報門戶網站、當事人;市政府督察室還要通過現場查看和電話回訪的方式,對上報事件受理辦結情況進行核查,對核查辦理不合格的發回重辦直至辦理合格,并將核查情況納入內部績效等級化考核。
“小事情一般當時就回復,大事情處理起來麻煩,回復可能需要一定時間。”趙更虎說,但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哪個部門拖著不處理,市政府督辦室就會督辦,不處理肯定不行。對于市長信箱的建設,今年肯定還會有變化,趙更虎講,工作會越做越細,盡可能讓投訴人都滿意。
趙更虎表示,有些網友的投訴不會在網上回復,這也是應當事人的要求。還有一些網友雖然投訴了,但因沒留真實姓名和電話,就很難了解詳細情況,也很難調查,希望大家反映或投訴時能注意這些問題。
文章作者:華商報
責任編輯: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