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的實質,它的實施絕非易事,是極具挑戰性的。
對于服務與應用系統,強調服務是電子政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人為本,惠及全民。對已建系統必須強化應用,推動互通共享和支持部門間協同。對在建和擬建系統,要有利于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和優化組織結構,避免簡單地在原有體制和業務流程基礎上建設應用系統。這項建設原則的提出,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確無誤地提出電子政務是為政府機構改革服務的,其目的不是在原有管理體制上建立面向本部門的應用系統,這種應用架構不僅易發生重復建設,難于整合,成本高昂的弊端,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業務整合、流程優化和機構重組。
對于信息資源,強調在信息采集和更新時,要減輕社會公眾和企業負擔; 在信息公開和共享上,要圍繞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公開行政決策的程序和結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拓寬群眾參政議政渠道。這些極重要的原則,充分體現電子政務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的理念和作用,是電子政務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向。
對于基礎設施,強調建設要統一規劃,避免重復投資和盲目建設,提高整體使用效益。對國家電子政務網絡,特別強調要充利用國家公共通信資源,統一標準規范; 對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特別強調要依托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統籌規劃,分級建設; 對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特別強調要規范信任體系建設和統籌規劃電子政務應急響應與災難備份建設。
對于管理體制,特別強調了要加快各方面的改革,使關系電子政務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電子政務管理體制。要把電子政務建設和轉變政府職能與創新政府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形成電子政務發展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機制。這些關于管理體制建設的原則進一步強調了電子政務的社會功能與社會價值,明確了電子政務管理體制建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