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電子政務研究的基礎和依據,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政府管理和運行方式,從而為電子政務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提供參考和設計依據,并為現行政府向電子政府的順利轉型提供思路。
電子政務的基本理論和政府的基本理論,通過對世界政府變革思想和潮流,以及對中國政府改革過程的回顧和展望,了解政府目前所處的變革中的環境。我們需要更為詳細的工具和方法來幫助我們認識政府。這個工具和方法就是政府模型和建模方法。信息系統建模和企業建模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們可以借鑒企業建模方法學和建模工具,以建立適合于電子政務中政府模型的建模方法學,為目前尚不太成熟的建模提供幫助和借鑒。
建模的目的和范圍,并對政府建模所涉及的因素和政府模型簡況進行了論述。界定了政府模型和電子政務中的政府模型的研究范圍。對政府建模方法進行了比較和分析,指出不同的政府建模方法有不同的適用性。提出了基于政府再造的集成化政府建模方法學。第一次建立了由政府分析層面的三個域、模型描述層面的三個維、基于政府再造的建模框架、仿真分析系統以及以UML為主的隨需應變的靈活建模方法。對政府建模有理論指導和實際應用價值。
理想政府的功能模型、組織模型、業務流程模型、信息模型和理想政府模型總體概念框架,并參照理想政府模型,與現行政府模型進行了對比,分析現行政府模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未來政府變革的目標模型——電子政務中的政府模型提供依據。
如何從現行政府模型過渡到電子政務中的政府模型,提出了政府模型的過渡和演變模型以及從現行政府模型向電子政務中的政府模型過渡的必要性、關鍵因素、實施策略。論述電子政務總體目標模型和電子政務總體設計和技術實現模型。論述電子政務對現行政府模型的改善,描述了電子政務中的政府功能模型、組織模型、業務流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在業務流程模型中提出了界面事件這一概念,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