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擴散與普及,為政府管理創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電子政務(Electronic Government,簡稱EG)作為互聯網革命帶來的新的行政實踐成為現代政府尋求實現變革目標的重要途徑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幾乎世界各國均圍繞這樣的指導思想來提出適合本國發展的電子政務的計劃:建立以公眾服務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目的是通過電子方式加強公共事務管理與公共服務,促進公共部門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合作。根據“無法度量就無法管理”的公共管理理念,決定了對電子政務進行績效管理的必要性。而對電子政務進行績效評估,則是針對其所具有的投資-收益高、風險大、周期長、投資不可逆的特點的唯一解決辦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外電子政務研究領域里出現的有關電子政務的評估體系大多都偏重于對產出和結果等硬件本身進行評價,而基于價值分析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從社會公眾角度出發對電子政務績效進行價值分析,可使政府與公眾良性互動,了解電子政務建設成果和影響,可以使電子政務建設更加突顯以公眾為中心的理念,對提高電子政務建設成效與規劃電子政務發展前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本文從電子政務的重要性與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闡述基于價值分析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理論基礎,通過當前幾種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模式的比較分析,論證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核心價值取向:“以公眾為中心”;結合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分析電子政務公眾感知價值的構成,從政府流程改造的角度建模推導并結合公共經濟學公共產品供求均衡理論,初步構建一個合理的,以公眾感知價值取向為指導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模式,以進一步完善科學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