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言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名言同樣也可以用在網站推廣中,比如摸清對手的長處,要從數據上分析;補充自身的短板,也要從數據上分析。正是因為數據在網絡推廣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8推公益培訓二期任務選擇了數據收集與分析。本次任務10個組收集的數據都不一樣,我們3組的任務為收集PR4以上且alexa排名100W以內的IT獨立博客。很慶幸能參與實踐高質量博客的收集任務,因為本人正同時管理著3個不同類型的獨立博客,通過這次對各名博的收集,全方面用數據去分析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對自己日后更好地完善博客內容和推廣有著非凡的意義。
簡單總結一下自己的收集過程,前期準備工作是為瀏覽器裝上一個可以自動同時顯示PR值和alexa排名的插件,經過多方面的測試對比,收集過程最終選擇了用360和火狐,覺得這兩個瀏覽器的顯示較清晰和及時,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360窗口開多的時候容易出現假死,火狐的速度稍微有點跟不上。姜敏收集的途徑大概用了以下5種:
1、各獨立博客大全或導航,一般博客大全的名博區大部分都符合條件;
2、高PR名博的友情鏈接,原理很簡單,能與高PR博客做友鏈的,大多不是泛泛之輩;
3、在網站推廣中通過關鍵詞搜索,搜索詞為:相關領域+博客,比如:IT博客,電子商務博客等等之類;
4、友情鏈接平臺,優點是設置條件查找非常方便,缺點是符合條件的并不多,畢竟名人也不必來參與友鏈這些;
5、RSS訂閱網站,這是直到收集的最后一天才發現的,里面分類很清晰,特別是以IT領域博客居多,缺點是,混雜著第三方博客,且大多訂閱站所收錄的博客大同小異。
通過以上5種方式收集,共找到符合條件的IT獨立博客共217個,并把alexa排名控制在了80W名以內,接下來就是對收集的博客進行數據分析。
在網站推廣中對博客的數據分析,個人主要集中在四點:
一、博客的基本參數,谷歌PR、alexa排名、百度快照、各搜索引擎的收錄與反鏈;
二、博客的內容建設,文章更新的頻率、各文章評論的響應情況,首頁是否開放友鏈和友鏈數量;
三、博客的盈利模式,博客是否對外開放廣告或投放哪個聯盟廣告。
四、博客的百度權重,通過域名注冊時間和愛站查詢結合對比可以發現,域名時間的長短與百度權重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同樣的內容,權重的優劣足以把排名拉開幾頁的差距。
總結:網站推廣時還有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數據分析時不要忘了給每個博客添加相應的標簽,畢竟IT行業涉及的范圍較廣泛,做好備注為的是日后查找更加方便快捷。